(上表: 投資組合; 來源: 作者整理僅供參考, 非投資建議或指示, 請讀者應自行判斷與決策, 本雜誌並不為內容負擔任何投資責任)
2018 年的股市行情在許多投資人眼中相當的折騰人, 尤其是在2017 年忍了一整年, 到了今年終於受不了報章媒體、親朋好友們的各種宣傳誇耀股市投資有多好做,最後終於跳了進來,進來之後卻發現自己住進了雲頂山莊的超豪華套房, 想走也捨不得走了。
2016 年的時候, ETF 的投資思維風靡全球, 連台灣也不例外。隨時都可以聽到有同學告訴我最近某某機構或老師開了一堂 ETF 的課程, 買了放著就好, 不用選股也不用操盤, 投資起來很輕鬆。
如果是 2016 年、2017 年初的時候,我會點頭贊成這個想法,真的!投資本來就應該要輕輕鬆鬆、快快樂樂的, 不然搞得跟上班一樣累又何必呢? 但是進入 2017 年底,其實在很多公開演說或是課程中, 我就不斷提醒大家,市場結構不同了,過去買指數 buy and hold 的策略有必要調整, 接下來選股不選市, 大家要開始認真思考資金分配的事情。